2019年伊始,社交风再起。微博3.5亿元人民币低调入股了天鸽互动收购近一年的无他相机,为什么会是这个敞口?去年几笔收购也有相似之处,如今日头条收购Faceu、陌陌收购探探,都是瞄准了社交。
其实,不论是直播、短视频、还是美颜,皆可归为“社交”,只是形式不同。这是在微信支配熟人社交、陌陌转型直播仍强调是一家社交属性的公司的大背景下,在文字之外,各企业不约而同的通过直播、短视频、美颜等工具重构关系,企业弱化通讯(IM)把兴趣组件前置,强化陌生人之间建立关系的概率。
再加之95后、00后是原生的互联网居民,对社交有了不同的需求。而工具类APP升华为社交,或者说是社区,是一个不可逆的趋势,更需要一个转变过程,尤其是在移动互联网、在5G网络上马的前夕。
【移动互联网 用户=流量=价值】
目前图片类社交的典范是Facebook旗下的Instagram。都9102年了,谁能想像一张鸡蛋的照片可以在Instagram上短时间获得2400万+的点赞。而在2012年,Instagram还是一家不被看好的公司,甚至当时很多人不解为什么Facebook拿10亿美元去收购一家仅有13人的创业公司。
六年后,在Facebook的推动下,Instagram的价值达到惊人的1000亿美元,MAU突破10亿,回报超百倍。这不禁让我们看到移动互联网时代,APP的巨大商业价值“用户=流量=价值”,而这种独特的商业模式正越来越成为投资者追逐的对象。深圳网站制作公司也就不难理解上述问题,为什么大家的选择会出奇的一致,选择社交。
Instagram在国内受限,这便是一个绝佳的机会。无他之于天鸽、微博,正如Instagram之于Facebook,类似的商业模式再加上本地化,可以让“无他ins”尽快的落地。而且在财务上,天鸽已经收回了前期对无他的投资,而且拥有一笔可观的现金;在利用双方在明星、大V、小网红上的资源,产品的推进势必事半功倍。
在逻辑上也就不难解释,天鸽互动和微博会聚焦在一款图像美颜APP上——无他相机。简单讲,三方属于你有酒、我有故事,在无他这个小店互补有无,有可能勾勒出一个“无他Ins”。就像网传王思聪说的,“还不如做个ins图片+打赏社交APP,匿名社交都是炒冷饭了”。
从Instagram的收益回报率看,无他的未来的成长性值得期许。目前微博市值135亿美元,在其平台上已经集成了基于消费者的各种产品和服务,类似“Twitter + Instagram + YouTube”的社交聚合体。正所谓“船大难掉头”,资源的高度集中难分化,此时一款精准的细分市场产品让船小更灵活,“无他ins”成了合理的想象,而且契合时代背景。
移动社交的价值核心聚焦于用户的情感联结、需求体验与多维数据。回看互联网历史,从现实到虚拟,从Web到Mobile,“屏幕、摄像头、麦克风”三者当中,相比于其他工具型产品,拥有相机功能的图像美颜APP为内容的生产和分发提供了最前端的流量。在国内,无他相机也有资格视作Instagram的对标产品。据天鸽互动COO麦世恩透露,无他相机一个月的用户拍照约20亿张,短视频也有2亿次拍摄,数据量约为抖音的1/2。相比之下,具备这样的海量图片用户基数的图像美颜APP并不多见。
另据2018年04月Statista统计全球数据显示,以图像为核心导向的Instagram、Tumblr、Snapchat,共计拥有超过18.5亿月活跃用户,成为除IM以外最大的社交应用载体。在图片社交化和用户需求的驱使下,可以断言这是无他的必然走向——“中国年轻人的社交需求,如今要从图片入手,再到社交生态”。
尽管产品形态对标Instagram,但遗憾的是Facebook的财报中并没披露相关的营收和利润数据。类比选取Twitter、Snapchat作为参照基准,2018年第三季度,Twitter市值为250亿美元,MAU为3.26亿;Snapchat的市值为88亿美元,DAU为1.86亿。当前无他尚处于低估值状态,第三季度无他MAU为3944万,DAU超千万。微博投资了3.5亿元人民币,持股34.8%,反观无他约10亿元人民币的估值(3.5/34.8%=10.01亿元)与国外动辄几十亿美金的产品,这其中的差距便是潜力空间。
对于互联网公司而言,社交的魔力在于能让用户和产品形成粘性,更重要的是让交互在用户之间回转,这背后隐藏的是粘性流量所产生的商业价值。据艾瑞咨询报告显示,2016年中国社交广告规模为239.6亿元人民币,预计到2019年将超过800亿元。也许图像化、视频化的社交时代已经到来,而且社交平台的发展趋势必然是信息传播介质将由文字变为图像和视频。